cover_image

医学中的英语丨怎么练,最省力?

李旸 裴蕾 李嘉华 百歌医学
2019年01月01日 12:14

关注百歌医学↑↑↑科学 探索 原创



新年快乐!
崭新的2019年,

从说好【医学中的“英语”】开始!


【思考】医学中的英语:好与差
图片


我们周围,很多医生和医学生,经常因:

  • 只阅读,不交流;

  • 光看医疗美剧,但缺乏实景接触和场景训练;

  • 科研做得多,临床碰得少;

  • 按照字典上的音标去念医学术语,并不知道真正的医生“行话”根本不这样念;

  • 等等......


以上情况不断叠加,并且恶性循环,慢慢就逐渐炼成了“哑巴口语”、“聋子听力”、“Chingish”等各派邪毒武功绝学,沉浸其中难以自拔。虽说也自成江湖一派,但因各种交流障碍,实在难登大雅之堂......

图片
图片

比如,下面这个视频,同样是两位80后的医生,也都是毕业于中国医学院的,他们在【医学中的“英语”】中的打卡语音:

 - 前一位【领读者】是裴蕾,现在美国堪萨斯大学医学中心做内科住院医师第三年,她的发音、语流,都代表了医学中英语的武林正派;

 - 后一位是【跟读者】,有发音错误、语流卡顿等等诸多毛病,是典型的集各派邪毒武功之大成者。


请注意,他们两位医生都是汉语为母语的......生长于中国二线城市普通家庭的娃。


用心去感受


【目标】医疗工作人员,并不是以“语言”为专业的,不可能花太多时间在语言学习上。所以,我们的目标是在医疗环境下“够用好用”即可,而非语言专业者“对完美与极致的追求”!


能把普通英语说得流利又漂亮,医学术语讲得地道又专业,的确是一件特别能装逼的事情!


但,语言的目的,真的就是为了交流!


有两个真实的实战场景,需要在临床层面,反复地熟练使用英语:

① 在国内,高端私立医疗工作场景。

② 在英美等国,一线临床医疗工作场景。


在真实临床工作中,尤其欧美国家医疗环境和国内的高端医疗的场景,因为本身医疗人员(尤其是医生们)都来源于五湖四海甚至世界各地,谁又没有点儿口音?谁又没有点儿发音错误呢?谁又不会有个口误呢?因此,大家对口音、发音、语流等等,是有一定包容性的。


但是但是但是,偶尔丢人现眼一下是可以的,但上面视频中后面那位“集各派邪毒武功之大成者”的状态,是万万不可以的!


【矛盾的问题来了】不在语言上花太多功夫而耽误专业的进展,却要达到一个“够用好用”的水平,怎么达到这种“皆大欢喜”“两边占便宜”的sweet point呢?
图片


经过一个月的调试,我们现在有了一款神器,可以用来帮大家练好“医学中的英语”啦!


听说读写,全部都可以练得顶呱呱!

图片

微信小程序“小打卡”:医学中的“英语”,现在是V1.0版本

如扫码失败,请给本公众号(baigemed)回复:练口语

适用范围:

★ 短期出国医学学术交流

★ 参加医学、护理学、药学等的国际会议

★ 长期海外医学访学(visiting scholar)

★ 国内高端私立医疗工作的必要条件

★ 长期海外行医或者医学培训:如美国的住院医师培训(US Residency)、英国的GMC医生认证系统及其培训、美国的专科医师培训(US Fellowship)等,以及之后的海外医学执业工作

★ 海外医学院的申请和入学考试

★ 参加海外医学的执业考试:美国医师执照考试(USMLE)、英国执照相关考试(如PLAB)、美国注册护士考试(CGFNS和NCLEX)


玩法:

1
“领读-跟读”模式:跟着正确走,别自己瞎练!


以在美国从事临床一线工作的裴蕾、李嘉华 二位医生,作为第一批标准【领读员】,他们会按照在临床工作中病例汇报和交班的场景,口述病例,并且附有文字内容。比如:


图片


玩“领读-跟读”模式的小伙伴:

  1. 直接copy + paste他们的文字部分;

  2. 把“领读”二字,改为“跟读”;

  3. 练几遍,然后发布出来!


图片


上图中跟读者李旸医生试用后的体会:

虽然我曾经在高端私立医疗的英语临床环境下,浸泡式地历练了十二年(小编注:详见作者知乎 https://www.zhihu.com/people/liyang_address/),但是离开这个工作环境也已经三年整了。第一次跟读的时候,的确感觉嘴生眼残,总体不够好。但是跟着裴蕾的语音练了几次之后,明显有功力恢复,感觉又可重出江湖了,哈哈!别说,有点儿上瘾,很棒!


领读者李嘉华寄语:

大家面对英语说得好的人,总会不自主地在思想中产生一个防御,安慰自己说:“这个人本来英语就说得好!”

实际上,我自己曾经在USMLE Step2CS中fail过口语(Spoken English Proficiency),而当年的裴蕾,问病史连病人饮食还经常搞不清。

积极而又正确的训练,是关键!羡慕现在的小伙伴,我自己也愿意尽一份绵薄之力,给后来人铺路搭桥!


上面的【领读者】就是我们的目标。他们都是土生土长的中国人,现在在美国做医生的。其实,说成他们这样就很好了~ 这就是sweet point,刚刚好!

2
  “解读” 模式:众人拾柴,互相帮助!


一些医疗工作者,还有需要解读文字内容的需求,比如医学术语或者医学缩写。热心的小伙伴儿也可以帮忙!

 - 特异解读者:直接用【解读CaseXXXXX】作为题目的,讲讲学习体会和心得。可以是词汇、释义,或者医学知识延伸辐射。

 - 非特异解读者:随手之劳,知识共享,答疑解惑。


图片


3
“听写”模式:英语环境下的医学听力和书写习惯


英语的病历书写,与汉语是有巨大差异的。英语病例的典型,就是电报语言。比如,USMLE Step2CS考试的病历,就是典型的电报语言模式,没有什么完整句子,都是缩写构成的。

还有,OET专业类语言水平考试,也有听力模式下的考察。


图片


我们可以根据领读者的内容,使用符合自己需求的方式做记录,练习英语环境下的医学听力和书写习惯。

4
“自读”模式


非常欢迎大家自己来一段,但请在文字之前标识一下“自读”。说不定,今后可以请您做一段时间的领读嘉宾!

5
“问答”模式:(开发中...)


经常有医疗工作者,需要知道“某句的英语该怎么说?”

  • USMLE Step2CS问诊句子;

  • 英语交班中的词句;

  • 用英语给病人解释病情;

  • 用英语做医学会议的演讲;


这些都是非常实用的需求,进一步开发之后,可以满足大家要求!

从2019年1月1日起,我们先以两位在美国临床一线工作的医生作为【领读者】,由他们直接从美国临床一线提供真实的病例,以医生交班的模式为大家展现。今后我们会邀请更多的中国医学院毕业的美国临床医生为我们领读!


第一批领读者:

  ✪ 李嘉华医生,现哈佛麻省总院及布莱根妇女医院肾内科医生。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,于芝加哥库克郡立医院(Cook County Hospital)完成内科住院医培训。

  ✪ 裴蕾医生,现美国堪萨斯大学医学中心(KUMC)内科住院医,即将就任该医院住院部主治医师(Hospitalist),毕业于首都医科大学。(小编注:详见《有一种成长,叫“出国规培”!》←点击阅读


图片


按照下方【参加方法】的指示,加入打卡后,找到上面这两位【领读者】的领读内容,然后点击他们的头像,就可以看到他们所有的标准范例了,我们开始吧!


参加方法:


扫码(或点文章结尾 阅读原文)进入打卡圈

图片

图片

日常入口:微信→小打卡→【医学中的“英语”】

图片


新年快乐!

崭新的2019年,

从说好【医学中的“英语”】开始!


在使用过程中,有任何意见、建议,欢迎发邮件到百歌医学公邮baige.contact@bug-online.org与我们交流!


关联阅读

(点击标题文字即可查看全文)


医学英语,

Native speaker听得懂吗?



想考USMLE,

需要什么样的英语水平?



有一种成长,叫出国规培

(by 裴蕾)


联系我们

✪ 热线电话:13401194459

✪ 公共服务邮箱:baige.contact@bug-online.org


官方网站

✪ 电脑端访问:www.baigemed.com

✪ 手机端访问:长按识别右侧二维码☞

图片


图片



   百歌医学 ▪ 知乎

图片
图片

☜欢迎扫码关注


图片

点击“阅读原文”加入打卡


继续滑动看下一个
百歌医学
向上滑动看下一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