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atch经!谭博伟Match上美国住院医师(Internal Medicine)了!

发布时间:2015-03-17 11:29
作者:谭博伟
来源:http://baigemed.com/usmle-exp/match/24792/


百歌医学对Ta的介绍:

谭博伟2010年毕业于中山大学临床医学5年制。2011年百歌医学广州周末精讲/基础速成同学,2012年7月以259分通过Step1。2012年12月,通过Step2CK考试(234)。2013年5月通过CS考试。2013年9月开始第一次match的征程,同年10月份顺利通过了step3的考试。由于第一年准备经验不足,并未match到心仪的医院。2014年9月再次踏上match征程,获得了12个面试,2014年感恩节的第二天顺利拿到了纽约Brookdale university hospital 内科的Prematch的offer,即将踏上2015内科美国住院医师之旅!

Program: Brookdale University Hospital

 

以下内容,经谭博伟以及GZUG同意,转载于百歌医学

GZUG对Ta的介绍:

下面介绍我们今天的主角—谭博伟(鉴于他渊博的知识,讨论时高涨的学习热情,私底下都称他为教授),他是GZUG的第一任学术总监,拥有“敢为天下先”的勇气及“问鼎中原”的霸气,是当年GZUG组里第一个参加USMLE Step1 考试的,并考出259的高分(一度是2012年中国大陆的Step1最高纪录,考经见:http://bug-online.org/usmle-exp/step-1/9457/)。这无疑是激动人心的壮举,极大的振奋了GZUG的士气,如同黑夜的明灯照亮追随者道路。“长风破浪会有时,直挂云帆济沧海”,一切都如同预想的一般,他成功的match到了纽约Brookdale university hospital!以下是他给我们带来的最珍贵的礼物:

他的match经分成两部分:

  • 如何准备Package
  • 面试经验谈

谭博伟的match经(1/2):如何准备Package

"We are sorry, you didn’t match any program! "去年的今天,我经历人生第一次match失败,尽管心里早已猜到这个结果,但是当打开NRMP的网站看到这个不幸的结果的时候,泪水依然模糊了双眼。在match失败后,我并没有气馁消沉,听了一个前辈的指点,我和Dr wing做了一次strategy planning,认识到了自己的申请package的巨大硬伤,才导致我的面试数量远低于和我分数,毕业年限类似的申请者。2014 Match:申请了内科项目198个,拿到了5个面试,3个prematch 面试,最后只rank了2个----failed。

Package提升之后:2015 Match:申请了内科项目128个,拿了10个面试,1个prematch面试,9个nrmp match 面试;申请了儿科项目44个,拿了2个面试,1个prematch面试,1个nrmp match 面试。申请了家庭科67个,0个面试。 最后成功prematch到了内科。

大家可以看到,由于package的不同,同样的分数(第二年多了一个中等的step 3成绩,219),类似的毕业年限,第一年是3年,第二年是4年,导致了面试数量的显著不同。

为什么有如此大的差异呢?下面我们一一分析package:

United States Clinical Experience

由于我是跨专业申请,以前在国内主要是做眼科,到了美国开始转为内科。第一年申请的时候,我的CV里面只有3个月的诊所的clinical externship,显而易见,这样的背景这是不够的。 为此,我从2013年10月就开始在的内科诊所做的externship,积累更多更好的hands on clinic experience。等我第二年再次申请时候,我的hands on clinical experience已经积累到了14个月。同时,在match失败以后,3月底的时候,我开始大量申请Observership,主要是在医院的official 的Observership,可能时间上有点晚,but never too late to try,我当时一连串申请了8家医院,最后拿到了5家医院的offer,最终只是去了2家(St Agnes 和 Cleveland Clinic),并且在10月份在Cleveland Clinic做OB的时候成功地拿到了那里的面试。

Letter of Recommendation

这是我第一年没有match上的主要原因,没有之一。现在回去看看当年的推荐信,都可以直接扔垃圾堆了!大家一定要慎用那些来自Commercial externship attending的信,我的第一封推荐信来自于Americlerkship的芝加哥的一位印度医生,他一个人带着一大帮来自世界各地需要letter的IMG,最后的一天的时候,小秘给了每个人一封推荐信,我们都互相对比了一下,除了名字性别不同,其他的都是一模一样的! 同样,我在DC遇到了一位Americlerkship的attending,给我的推荐信,总共不超过5句话。这样的推荐信,怎么能把你送进program呢?

第二年的时候,由于我的clinical experience已经积累了非常丰富了,所有的attending对我非常了解。我参加了Dr wing(Dr wing是一位 Associate Professor and Pediatrician,专门做match咨询服务)的webinar,关于如何draft推荐信,以及如何选择好的推荐信(强烈推荐!因为很多新手都不知道什么是好的推荐信,更无从draft自己的推荐信)。得到如此多信息以后,我开始和每一位attending仔细讨论我的信。有些医生需要我直接写的draft,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,你可以直接写出非常强的推荐信作为参考。有些attending,我提供了非常详细的资料来作为推荐信写作的素材。最后所有上传的推荐信,我通过直接或者间接的方法了解到了其内容,I can never take any risk for this. 最后上传的时候,如果能attending帮你上传那是最好不过了!

Personal Statement

我第一年的PS并不是我自己直接写的,我提供了很多素材,Americlerkship的editor帮我炮制出来的,第一段就讲了我为啥要去医学院。。。。。。。(who cares?)血淋淋的教训啊!PS一定要自己写才行!千万别偷懒!痛定思痛,我参考了大量前人的PS,花了2个月在国内反复写了3篇PS, IM, Peds, FM各一篇。上传的时候,又请了一位AMG attending仔细改了一遍,请Dr wing再改了一遍。最后上传的时候,根据不同的program的特点,我又有些地方specify了一下。关于如何具体怎么写PS,请参考红宝书和Dr wing的webinar。

MSPE

又称dean’s letter,这个我就不说啥了,经过我的不懈努力,中山医的MSPE的template终于上了一个level。虽然大部分人都说这个MSPE关系不大,但是我面试的时候就被问了其中的一些内容,有些program的确会看MSPE,所以如果能在范围之内做到最好,大家就做到最好吧!

Multi-specialties application

第一年的时候我只是申请了内科,第二年申请了内科,儿科和家庭科。从最后的效果来看,却是不尽如人意。我的家庭科全军覆没了(申了67个,0个面试),开始百思不得其解,我有长长地的家庭科clinical experience(> 10 m), 非常强的家庭科推荐信,分数大大超过家庭科平均线,最后还是一个面试都没有,最近几年也鲜有听闻有新CMG卖到了家庭科。根据周围的人收到家庭科的面试情况来看,家庭科对于绿卡是硬性要求,不建议没卡的人士申请。多专业申请的时候,最大的问题commitment,因为无论你申请哪一科,你用的CV都是一样的,CV上面的经历都是非常具有倾向性的,比如我,你一看我的CV就知道我想做内科(大量的内科clinical experience)。我记得我在儿科program面试的时候,chairman直接问我为什么没有做peds observership in Hospital,我竟无言以对。。。。。所以申请多专业的时候,大家一定要想好这个问题。

How to choose a program

这是一个值得好好思考的问题,选择得当,可以大大节约经济成本。我第一年申请了近200个内科program,30个以后每一个是26刀,一卡下来3万多RMB就木有了,但是最后只是拿了5个面试,都是基本上100%IMG的program。根据我周围的经验来看,除了那些大神级的申请者,大部分的IMG的内科面试都集中于不超过80个program,大部分的钱都是打水漂用的。到了第二年申请的时候,我对每一个program做了更详细的的研究,根据我自身的情况,把IMG比例cut off 设在50%-60%以上,主攻community program,那些低于50% IMG 比例的,除非有特殊的connection之外,我都没有申请,而且申请的program全部集中于东部,最后内科申请了128个program,10个面试,儿科44个,2个面试。比例还是蛮高的。大量申请并不会显著提高的面试的数量,更重要的是对自己的定位。

Connection

Match里面有句俗话叫做:connection秒杀一切。这太真实不过了。我的真实经验是,connection一定要平时多积累,早点打招呼,10月份,11月份就可以开始用,晚了就没面试spot了。Connection最大的作用就是能从茫茫申请者中把你的package带到PD或者chief面前,如果你的package足够优秀的话,那么面试的机会是大大提高的。这里要非常感谢帮助我拿面试的intern和resident们!每年下半年The Association of Chinese American Physicians(ACAP)都会在纽约法拉盛开免费的mock interview,这是绝佳的机会,每年都会有附近各大医院的PD,副PD,chief过来,只要你的package够好,绝对是能拿到面试的(我连续两年通过这个拿了面试)。上半年还有ACAP年会,华府的mock interview,也是建立connection的好机会。

还有一种情况是,Observership的时候搞好关系,很容易拿到那里的面试。由于我主要把自己定位于Community Hospital,所以申请了大量Community Hospital的ob轮转,Community Hospital发面试的概率会相对较高(但不是绝对),我有一个面试就是最后在面试季节轮转的时候问chief要的。还有一家医院先是给了我Ob的offer(我没去),后来又给我发了面试的invitation。现在ob位置如此紧张,建议大家不管community还是university,一股脑儿都去吧。

Connection能给你带来面试,但是能不能进到program,还是要自身的interview skills 造化了。

最后的话,如果条件允许,申请前的时候,如果经济条件允许,大家可以找Dr wing做一次Package Evaluation,就更有底了。希望大家的Package都是强强强,面试都是多多多,顺顺利利match!

谭博伟的match经(2/2):面试经验谈

经历了重重筛选,我们终于到了进入住院医前最后一关:面试!住院医面试的重要性无需赘言,有些人只有一两个面试却能成功卖上,有些面试者10+的面试却铩羽而归,面试技巧差别太大了。希望大家能高度重视面试,把面试的重要性提高到CS一样的高度,反复练习,仔细揣摩,必然能在面试过程中胜利凯旋!

Before the application

英语!英语!英语!

面试归根结底还是一个人和人交流的过程,谈的开心, Rank自然就会高。除了良好的表达能力之外,话题非常重要,刚刚到达美帝的时候,相信很多人和美国人在一起都会有一种聊天无力的感觉,除了那些中美差异的老掉牙的话题,经常面临搜肠刮肚找话题。这个时候就需要平时的多多积累,个人非常推荐NPR,跑步的时候,开车的时候,做饭的时候,放在一边就可以了,内容非常有趣易懂,还非常updated。我的Ipad里面还装了abc的app,电脑里USTV这个网站,没事儿就边看电视边吃饭。还有就是走出自己的小圈子,多参加一些活动,了解周边的事物,周边的城市,慢慢话题就会多了。

Accent:口音不是问题,发音才是问题。我见过很多attending有很重的口音,但并不妨碍他们和病人,和同事顺畅地交流。但是很多中国人,包括我自己,有的词发音非常奇怪,需要大力纠正。如果大家发现这样的问题,建议早点重视起来,可以找一个English tutor,也可以去community library试试免费的tutor,有些老头老太太天天呆在图书馆,套套近乎也许成了免费tutor。

Small talk:这可是个技术活儿,建议大家看看这本书The Fine Art of Small Talk How To Start a Conversation。有条件的同学可以参加toastmaster,美国各大城市均有分部,定期聚会,主要是练习Public presentation。

Before the interview season

9月中旬提交完正式申请后,月底到10月初就会有面试陆陆续续来了,每天手动加自动刷邮箱的节奏,根本停不下来!建议装一个Gmail的app,自动提醒又快又好。

Making a team:每年这个时候都有ACAP的mock interview,在纽约法拉盛(吃货的天堂!)举行。建议大家有条件尽量去参加,除了可以遇到热心的attending之外,每年都会有纽约program的PD,associate PD或者chief resident参加,是个捞面试的好机会!去之前建议要好好准备,不然效果会大打折扣。除此之外,这种聚会还是一个申请者们相互认识绝佳的机会,在去年的mock interview后,我们就立刻组成了面试纽约小分队,主要是来自国内的新CMG。

在这个小分队里,每个人都非常坦诚,大家一起互相share了好多面试资料。我们先是搜集了前一年面试者的Question List,这个list基本上涵盖了后来遇到的90%的问题。我们从十月中开始,每周都会定期在Skype上讨论,一个一个问题依次讨论过去。除此之外,我们内部建立了一个Google Calendar, 每个人都把自己的面试Schedule都填上去,内部共享,这样非常直观地知道谁在你之前去过同一个program,也会遇到和你同一天同一个program面试的小伙伴,可以一起share taxi,一起share housing,非常棒的经历! 每个人面试过后,我们都会邀请其在Skype讲讲面试经历及教训,其他人都会获益良多。

During the interview 

Schedule interviews:基本的原则就是Prematch的program要稍微早点(If a program is listed in ERAS but not in NRMP, that is prematch program),10月11月12月都可以, 晚了很多spots都已经被填满了。自己心仪的program一般中间靠后,12月1月的样子。我会建议不要把dream program排的太晚,越到后面越容易burn out,面试会动力不足。同一地区的面试尽量排在一起,但是不要太密集,个人建议一周不超过两个面试,不然非常累。

Preparing Questions:每个人的习惯不同,我的做法是:我会把所有的问题列出来,先把答案详细写下来,然后提炼出来一到两个点,在这一两个点里面,能够sell自己一个到两个优点。每次练习的时候,力求脱稿自由发挥,但是一定要cover到那几个要点,这样每次的version 都不同,说出来会自然很多。之后找不同的人反复练习,中国人外国人均可。强烈建议大家一定不要逐字逐句背下来!!!

准备每一个问题之前,先要好好想想问题背后的深意,为什么要问这个问题。举个简单的例子,很多人都会被问到“ Do u have any family in the United States?”,面试官并不是真的很care你有没有家人在美国,而是在意“ Do you have support  during the tough residency?”

“what is your plan after residency?”无论你是喜欢primary care 还是hospitalist或者fellowship 都是关系不大,重点是让人知道你了解自己的Career Path,并为之而努力。

没有哪个面试官喜欢空洞无物的回答,回答问题最好能有具体的事例佐证,这样就立刻鲜活起来了,容易给人留下深刻印象。举个例子,很多人都会被问到“How do you learn English?” , 我提到了当时去香港做交换生的时候,选择欧洲室友而不是选择中国室友的故事,” Learning English is not just for communication, but also to learn different cultures, different people, to be open-minded and accept the difference”,立刻引起了面试官的共鸣。

Sell yourself: 面试的关键是要卖自己,在准备答案的时候,一定要仔细想想自己的答案,这个答案要表现自己的哪些优势,这些优势又是怎样在residency 中体现出来。举个常见的问题“what is your weakness?”, 一个前辈的答案:“When I was extern, I always did  lots of counseling for the diabetic patients,  it is very important to find out the patient’s daily food and avoid too much intake of carbohydrates. However, sometimes I have no idea what the food exactly it is, I feel so frustrated about it because I really wanted to help them”. 这个答案显示了你非常compassionate for patients。

Asking questions:通常和residents 在一起的话,我会选择相对轻松愉快的问题,诸如:“how do the residents socialize?” “Where do most of resident live” “What do you usually do after work?” “Any good restaurants recommended around here”让人感觉不是那么tough,容易相处。

问faculty的问题: 这个就仁者见仁,智者见智了,需要好好专研。尽量问一些网站上没有答案的问题,但是又不要问太Specific的问题,有时候faculty不知道答案,就会显得很尴尬。比如我在某医院网站看到要新开一个XXX Program,结果这个attending不是这个科的,也不清楚这个program,一下子就冷场了。

Things to bring:每次去面试之前,都要准备好PS,CV,ID(千万别忘了,有一个program我忘了ID结果差点进不去),除此之外,我通常会把program的网站首页,简介,都彩打出来,放在Portfolio的第一页,比较醒目。在面试的时候通常会有大量的等待时间,可以用来打发时间,还可以用来熟悉Program。 大家去program之前尽量要对这个program了然于胸,如果能知道program一些inside的信息,然后不经意的show一下,显示你非常了解这个program,那就更impressive了。

English:大部分的IMG都会有accent,所以说话尽量不要太快,发音咬字要清晰,先仔细倾听,再好好作答。

Manners:在医院的时候,记得无论如何都要微笑,彬彬有礼,切忌太沉默,但也不必过于活跃。凡事适度即可,让自己显得亲切近人,切勿太aggressive and/or defensive。

Thank you letter: 切勿又臭又长,我一般最长不会超过三段。重点提一两个自己对这个program的impression,再者表达自己感谢之意即可。大部分program不会care这个,也不怎么回,有些program也会礼貌性回一下,感觉不出非常强的倾向性。

Thank you card:我基本上是不写的,据说有些program已经因为这些card产生了大量的垃圾问题。手写字漂亮的童鞋可以尝试一下,字写得差的同学就不要写了,免得造成不好的印象。

Love letter:越长的信可信度越高,但切勿麻痹大意,轻易相信,不到match一刻千万不要掉以轻心。

Training course:主要有Dr wing 和Lanjing医生的面试培训班,Wing是儿科医生,擅长临床科室,主要是在Skype辅导。Lanjing是病理科医生,主要是在NYC on site training。两个培训各有千秋,各自有大量的拥趸,而且都非常火爆,建议早点报名。具体可以参见mittbbs。

面试具体经验基本上就是这些,归纳一下几点就是:

  • 有好的小伙伴们,互相帮助,我们纽约小分队match率可是100%哦!
  • 高度重视,多向前辈/平辈请教,好好准备;
  • 反复练习;
  • 口语训练。

最后希望大家都能顺利卖身成功!谭博伟的更多文章,请见:http://bug-online.org/author/tanbowei/

=======================

更多Match经,请见:http://bug-online.org/usmle-exp/match

百歌医学版权所有,盗版必究!如需转载请与我们联络baige.contact@bug-online.org


相关文章


扫一扫在手机上阅读本文章